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嗨!
您正在找 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這本書嗎?
這本 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的內容簡介
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全球第一本深入探討王雪紅的成功故事
挑戰iPhone,智鬥三星,放眼全球,只有王雪紅!
她帶領宏達電開發「全球第一支智慧型手機」!
創立hTC,榮登「全球百大品牌」!
打造兩家「股王」傳奇的台灣女首富。
您知道全球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宏達電(hTC)開發出來的嗎?
其幕後領導人,正是當今台灣女首富王雪紅!
iPhone為蘋果電腦帶來驚人獲利,但其下游代工廠商卻僅能分配不及1%的微利。難道台灣只能為國際大廠代工?台灣不可能自創國際品牌嗎?
hTC做到了!
2011年宏達電股價飆上1300元,市值一度飆上338億美元,一舉超過全球手機龍頭Nokia。hTC成為全台第一家登上「全球百大品牌」的台灣公司,它讓王雪紅由「台灣女首富」成了「台灣首富」,和她的父親,經營之神──王永慶,成為台灣企業史上第一對「台灣首富」父女檔!
她,一手締造兩個「台股股王」──威盛及宏達電;博客來網路書局
她,領導的企業永遠在追求「世界第一」;
她是唯一敢向Intel和Apple兩大科技巨人說「No」的女人!
她更是當今努力建造IT全產業鏈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女王」!
王雪紅究竟是怎麼成功的?
她從經營之神王永慶身上遺傳哪些「創業DNA」、汲取什麼樣的管理智慧?
從信仰和母親王楊嬌的身教傳承什麼樣的勇氣和力量,
才能締造今天的「王雪紅傳奇」?
這股研究「王雪紅現象」的「新紅學」熱,正在全球華人社會蔚為風潮。
本書深入探討王雪紅如何成功打造企業,以「成長篇」、「經營篇」及「策略篇」為主軸,每篇細分為三章,按照時間座標記錄王雪紅人生每個重要的里程碑。成長篇談王雪紅的求學經歷、父母親給予她的身教;經營篇談她獨立創業,打造威盛成為股王,創造事業巔峰,卻也面臨危機考驗;策略篇則談王雪紅帶領的宏達電開發出全球第一台智慧型手機,並自創品牌hTC,角逐全球IT產業霸主。
王雪紅的成功蔚為一股研究的「紅學」熱潮,《王雪紅的故事》將帶領讀者深度解構王雪紅的管理智慧。
關於王雪紅
謙卑、有膽識、言必稱神、好行公義,是王雪紅經營企業最大的特質。
透過「王雪紅的故事」,剖析王雪紅經營之道,解構王雪紅管理聖經的元素,
了解為什麼「別人不能、王雪紅能」,
更能深刻感受「取諸社會、還諸社會」的台灣企業家精神。
王楊嬌常教導子女:
要忍耐,創造自我價值。
事情要看長遠,不要看短暫的。
對人要溫和、要大度,不要有嫉妒心。
經營之神王永慶常教導子女:
勤勞樸實,止於至善,永續經營,奉獻社會。
而王雪紅則說:
父親,指引我成就人生、追求創業的標竿,
母親,是影響我最深的人。
談成功──
一個人要成功,就得選最困難的事情去做!
如果能克服,以後再怎麼困難的事,都能克服了!
說創新──
市值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保持企業的創新,
怎麼去貼近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論競爭──
做什麼都一定要超越競爭對手,
要投入研發,要努力想清楚下一個技術趨勢。
話氣度──
謙虛,就會聆聽到對方的聲音;
謙虛的團隊或個人會把客戶擺在第一,而不是自己。
我選擇經理人的標準是:比我更優秀,能力更強。
更重要的是要「誠信」。
作者簡介
張甄薇
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台大EMBA商學組、政大EMBA碩士。
中天財經主播、中天「健康真正旺」節目主持人, TVBS節目製作人、外景主持人,並曾任台視及聯合報記者。
對新聞及媒體事業有高度熱忱的媒體工作者,曾專訪台灣上市櫃公司負責人或CEO逾五十多位,包括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威盛及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張忠謀、郭台銘、施振榮、高清愿、辜濂松、戴勝益、徐重仁、張孝威等,熱愛研究企業界不同的管理策略,新興的投資理財祕訣,和台灣創造的無限創意與價值。
作者: 張甄薇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2/05/15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商品網址: 王雪紅的故事:智慧型手機女王與她的IT王國

▲台北捷運開關門時,PM2.5濃度最高。(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徐政璿、楊佳穎/台北報導
台灣近幾年來空汙問題相當嚴重,西半部的空氣品質指標(AQI)常達到不健康的橘色、紅色等級。為了減少移動汙染源,雙北這個月也正式啟用捷運公車月票,鼓勵機車族改搭捷運或是公車上下班。環保署首次針對北捷的PM2.5進行調查,發現相較於其他通勤方式,搭捷運確實有效降低接觸PM2.5的機率,但在車門開關的瞬間和列車上下坡時,PM2.5濃度也會突然飆高。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去年提案,要求環保署調查台北市區通勤與PM2.5曝露量的關聯。環保署以台北車站為中心,分為東線(台北-南港)、 西線(台北-板橋)、南線(台北-新店)與北線(台北站-北投)進往返監測通PM2.5濃度 ,並分別進行汽車、摩托車、公車及捷運等交通方式作為監測型態,得到共約11,700組數據。
調查發現,台北都會區通勤的PM2.5暴露量平均約為22.1μg/m3, 尤其以搭乘捷運系統之空氣品質明顯較英國地鐵良好,AQI普通之級距15.5~35.4 μg/m3 之間。若進一步分析,以腳踏車和步行最接觸到的PM2.5最多(29.2與24.5 μg/m3),其次依序分別為摩托車(32.1μg/m3)、公車(23.5μg/m3)、捷運(21.9μg/m3)、汽車(7.6μg/m3)。
環保署建議,民眾應選擇搭乘捷運和公車,如此一來,除了可減少移動汙染源之貢獻量外,也可減少民眾通勤接觸汙染源,包含轉乘候車和其他大眾運輸工具所製造的PM2.5。北捷大部分為地下化構建系統,然而其站區或車廂之換氣設備效能確實可避免PM2.5濃度累積。 ?
值得一提的是,環保署發現,北捷北線(台北站-北投)因地下與高架道路共存設計,捷運列車需常時剎車與爬坡,以致列車車輪與軌道摩擦較劇烈,造成PM2.5之暴露量較高,車門開關的瞬間也會上升。建議民眾在搭捷運時,仍可配帶口罩,或避免站在車門開關處附近,如此以來,就可降低接觸PM2.5的機會。?
環保署強調,雖然駕駛汽車所接觸到的PM2.5量雖為最低,但其單位乘客之空氣汙染排放量卻是最嚴重的,對城市的空氣品質傷害嚴重,因此不建議選擇。
▲騎乘摩托車所接觸到的PM2.5較高,本身也是嚴重的移動污染源貢獻者。(圖/記者李毓康攝)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表示,當初是看到英國薩里大學的研究報告,發現搭地鐵、公車的乘客,暴露的致癌物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竟然是開車者的2~5倍之多,但台灣沒有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因此,在質詢環保署長李應元台灣的空污情況後,就以臨時提案要求環保署在台北市進行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時的空品狀況並研議改善措施。
蔣萬安指出,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在台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雖然吸到的空污比例比開車還高,但這是因為汽車空間是密閉而且有空調設備,如果換算成單位乘客空氣污染排放量,汽車反而是最嚴重的,還是建議民眾選擇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作為通勤工具比較環保。
蔣萬安另外表示,這份調查報告出來之後,他有發現大眾交通工具頻繁開車門、或者是站在車門旁的旅客瞬間吸到的空污比例比較高,他除了會持續督促政府改善空污,也會建議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定期更換空氣濾靜設備,提醒搭乘民眾盡量站車廂中間並且戴口罩,避免身體健康遭受空污的傷害。
台北捷運新聞課長凌啟堯表示,北捷大多數都是地下站體,每天都有做內氣和外氣的循環,空調濾網原則上,每兩周依照不同材質進行清洗與更換,都符合台北市環保局的規範。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博客來 博客來網路書店
521F3F9E0DF4D498